2015年3月3日,开罗- 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非洲"水行动"合作项目报告于第15届非洲环境部长会议期间发布。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仍然是全球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非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努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与各国🦎🤜,尤其是中国合作🤣,通过南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中国家向包容性的绿色经济过渡♔。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国家科学与技术部共同发起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非洲"水行动"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技术转移、能力建设和示范项目,提高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环境问题的能力。
2008年到2011年🤸🏻,项目一期由四个子项目共同完成。2011到2014年🗽,主题为"一河,一湖,一沙漠"的项目二期🤴🏿,重点关注尼罗河🎦💁🏽♂️、坦葛尼喀湖和撒哈拉沙漠相关国家环境问题,汇集了17个中方团队和16个非洲国家与组织🧑🏿💻,顺利实施了六个子项目。
该项目报告重点突出了各项目在流域管理、雨水蓄积、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干旱农业和防治沙漠化方面的成果,尤其关注能力建设与合作模式的经验总结。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表示:"在合作的下一阶段,我们计划让更多的非洲伙伴得到收获。我们希望这一合作项目中的技术成果和能力建设的模式能得到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大力推广,从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据项目报告📣,有约1,000名非洲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民从培训班🕹、研讨班、实地考察和奖学金研究生项目中获益。
中国科学与技术部部长万钢表示🟧,"中国愿意继续与环境署合作,推动科技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共同努力实现中国和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签订了新的高级别合作协议🧘🏿♂️,旨在联合双方优势和资源,进一步推动在气候变化领域更广泛的南南合作。